close

從新聞廣播到體育競賽,從商業銷售到非營利組織,到各領域名人 - 每個人都在線上播放直播視頻。抖音跟臉書直播是此類方式曝光的的首選方法,因為它們讓品牌商可以直接跟粉絲溝通。

而在經營品牌的初期,必須要建構屬於自己的基本觀眾,因為這麼多直播主心中知道,少了穩定的基礎觀眾群體,這個直播將不吸引人駐足觀看。

我們給你購買Facebook直播人數的重點提示:

幫自己的直播買粉絲觀看人數是許多成功直播頻道初期的策略,頁面上跳動的觀看數據,可以讓直播主炒熱氣氛,當你在講解產品時,對於初期踏入直播領域的商家,這是一個非常有效的行銷策略;而直播老手更能透過這樣的操作,強化網友的信任度。

你要知道直播沒人氣可能會使當次直播草率收場,提升直播線上人數令直播主持人充滿熱情,無論是自然流量或購買人數,都比較有繼續成長的可能性!

在您的手機上打開Facebook App幾個步驟您的直播就開啟了,高人氣粉絲專頁有足夠粉絲上限觀看,新加入的直播主很能沒有粉絲群觀看直播影片,我們不建議超高人氣的直播主購買直播人數,因為你們的線上人數已經夠多,受眾夠精準,但對於開始經營的直播臺,沒人氣等於難以成長,能在每次直播衝高直播人數,吸引觀眾觀看影片有更多可能性。

下單前需知:若有任何問題,請先詢問LINE客服

刷直播人數的3大特色

#1 可包月,可即時提供直播流量的自助平臺
專屬系統供應每月大量直播臺大量直播人數支援,想用就用!24小時系統支援,享受整個月天天開直播天天有人數的好服務。

我們給您灌的直播人數成本低且固定,讓您剩下的預算可以做更多活動、宣傳、促銷,進行針對消費者的各類行銷活動,為長久的忠實粉絲奠定堅實基礎。。

#2 直播人氣奠定人氣
上網看直播,一個直播有5000人,另一個直播只有5人,您會選擇看哪個直播?當你啟動系統後,開臺後人數就會逐步提高,人數達到數量後開始穩定停留,人數不爆衝、不會急速掉落,這樣的穩定人氣幫直播主持人無後顧之憂進行直播。

#3 購買直播人數有風險嗎?
但您不必擔心直播臺有被關閉帳號等的風險,因為這單純是導入流量,不對臉書或是抖音帳號本身造成傷害。若遇到Facebook或是臉書更動它們直播系統程式,可能發生短暫時間直播人數服務無法正常運作,我們都會協助更新演算法,不讓您的權益受損。

多次使用:即時付款,直播人數自動逐步上線,不會有延誤,您愛什麼時候直播都可以。

穩定提升:進一步改進的人數上升速度,正常狀態下人數不爆衝、不急速掉落。

超快啟動:當下買當下用,及時派上用場。

LLIVE455CEFE5VE

 

蝦皮Shopee買直播人數包月,提供直播人數購買灌水網路行銷服務

 

開直播提高人氣的方法:  TikTok買觀看人數包月

1、要想更多的粉絲進入直播間觀看直播,首先要設計好直播間的封面和標題。

用戶選擇進入直播間,第一眼就是要看封面和標題,是不是能夠吸引他。大家在設置封面和標題時可,以使用主播個人寫真、道具,也可以是主播和直播間產品合影,利用誇張的肢體語言等,充分利用使用者的好奇心理。

2、平時要儘量參與官方活動,增加曝光率。 TikTok在線衝觀看人數包月

保證帳號視頻或者直播的頻率次數,增加活躍度,讓用戶知道你一直都在。也可以借助官方推助流量補補和海淘流量增加直播線上人數。

直播前,在朋友圈或者qq群進行宣傳,讓朋友觀看直播,幫自己增加人氣。 買TikTok在線觀看人數

3、用戶進入直播間後,要想辦法留住他們。 衝蝦皮Shopee直播人數

直播內容尤為重要。現在早已經過了靠顏值和尬聊的直播內容就可以吸引觀眾的時期,主播們要儘量有針對性地去設計一些優質的直播內容。

平時要多看那些成功的播主直播,吸取經驗,多積累可利用的直播話題,慢慢的,使用者就會主動參與進來,直播人氣自然會得到提升。

4、巧用引流工具。 買YouTube在線直播人數

引流工具就是我們常說的補單,很多人對補單不以為意,認為為了面子去增加不存在的直播人數沒必要,實際上如今補單平臺那麼多,一定是有它的道理的。

在心理學裡面有一個效應叫羊群效應。很多人進直播間,目的都是圍觀紮堆。 TikTok在線灌直播人數

所以當你的直播間人數增多時,很容易引起跟風效應,吸引更多的人來直播間觀看。這裡我建議大家可以先使用一下免費的工具。

5、多站在粉絲角度思考。 灌Instagram觀看人數包月

與粉絲相處不能限於自己的看法,多數時間站在粉絲的角度去思考。

不少的主播嘴上說著把粉絲當作“家人”看待,能做到的少之又少,一開播就要禮物,聊天不回,點歌不唱,這樣做終究是曇花一現,都不是長遠的做法。衝TikTok在線觀看人數

陳學昭:釣魚臺  星期日的午后,曙天女士與衣萍先生來邀我去阜成門外騎驢。瀨六女士問我去不。我說:“想去,只不過有些心怯,怕跌交。”“不要緊的,”曙天女士說,“你騎驢過紹興到蘭亭去的驢子,這是一樣的。”漱六女士是有許多工作的,并有雜碎的家務;她很難得出去玩幾次時,總要這里交代一下,那邊關照一聲,這樣在我是辦不到的;至於曙天女士呢,活潑而又善辭令,雖然我不能常常與她交接,而有經驗的種種。我想,像我這樣軟棉棉的一個人,或者永遠不能改善了罷!但眼前左右,都有著這些值得我頌贊的人。  我們直坐車到成門,下了車,剛出城去,在那城嗇下見有許多石匠,在鑿石塊,如在廣安門所見一樣,我一時竟不能猜知他們是將成就些什么工作,他們的工作是遠大而且悠久,惟有這些叮叮咯咯鑿石的聲音如街樂一樣的振蕩我的耳鼓,使我立刻想到游玩與工作,我的小小的書桌上還堆著幾十本的文卷,我的白皮箱上還積著數月不曾翻一翻的青面書本,然而這些時日是怎樣過去的!我曾留著什么呢?我的工作不能如他們石匠一樣的鑿成半塊的成規成矩的石子,我有時候剩著無聊的感嘆,有時候轉在沉悶的圈子里……人生呀!人生呀!這是我的人生么?  出了城門,雇了四只驢子,大家坐上了,巍巍地的過了環城鐵路的軌道,漸漸的落鄉。我騎的驢子走得較慢。驢夫說:“它疲倦了!”驢夫沒有用鞭去打它,我也只是寬寬的拉住繩子,讓它慢慢的走。“貪看沿路的景色,處處擔擱,又落后了!”我這樣想。這時候,他們三位連人帶騎都沒有形跡了,泥路是低陷像山道一樣,有些又是十分高起的,總是狹隘而且曲折。遠遠的望著疏疏落落的人家,茅屋,麥壟是稀稀的,前面是遠遠的青山的影,秋陽卻在后面照著我呢。  過了望海樓村,一拐,他們卻停鞍在等我咧。。我們如像久別初逢時的驚喜,大家“呀!呀!”的喊起來了。“快要到了!”衣萍先生說。固然,又只是一拐,過了石橋,就在那大樹下,停住了,大家下來。一泓碧水岸旁有無數的枯黃了的蘆荻,在無風亦無浪的河邊,它是寂寞地,孤凄地的輕輕地的搖曳著。我看著這么樣的平波淺水,遠樹斜陽,不能自已的使我想到舊游;我想微河,想蘭停,想西湖,都在我夢寐似的沉醉里。  沿著河邊走去,樹的倒影里閃動著人影,望著對堤的一帶垂楊,綠葉辭去了的故枝,零零落落的殘葉,深黃的,淡黃的,朦朦的如像浮泛著的薄云,然而一片浮燥的黃土,在這里,已是不易完成春天的幻象了,何等瀟灑的清秋呵!  為要過石橋,重又走上麥壟來,剛才河里的人影,現在是在禿樹之影下了。石橋是十分古舊,但式樣我是罕見,在一邊似乎還留著石欄的痕跡。過橋,驢夫們正坐著談天,我們便進花園去,就有上釣魚臺的石匠石級,“去罷?”大家彼此問。“不去也罷!”這么一來,終于便走過去了。我愛游玩,但對于新鮮的景物,我卻不愿像獵者一樣的去搜尋,像對于他們的野禽。我為歡喜留著不盡的愛好,無限的趣味,我愿意在朦朦之中去想像它,反正我是不想用科學去實驗,也不想用功利去衡量,只是這么遠(www.lz13.cn)遠的近近的欣賞著。  呀!寂寥庭院!這樣的寂寞的庭院,個徑里長著青苔,小橋上積著灰塵,四處亭榭均深深的閉著,衰草與殘花亂亂的堆著,人去屋空,不意令人想到歷來的所有的盛衰,誠是“人無千年好花無百日紅!”何其匆匆!幾片落葉隨地簌簌的飄下,幾株楓樹幾許楓葉,在夕陽里閃閃的映出金光。  躑躅的出了園門,我的心空泛泛的又起了無可言說的悵惘,仿佛記著母親罷?病睡著的母親,常說日長如年,叫人心焦。三四年前我可憐的,還不知道什么叫心焦。辛棄疾所謂“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詩強說愁。如今識盡愁滋味,愛上層樓,怕上層樓,卻道天涼好個秋”現在似乎在早上看著太陽升起,晚上又墻角邊慢慢的移去,這些情景,都會引起心靈里的空泛,然而我是常常離別著我的母親,我也不知道為些什么?“為名利乎?為權勢乎?我皆不得而知也。”他鄉久客,幾成習慣,無羈似的馬,我愿放步的走遍全世界。  騎著驢子,緩緩地歸來,兩旁的景色這么的多情而留戀呀,然而我還有工作,須像石子一樣的去鑿呢。我也不希望鑿得成方或圓,但鑿得怎樣就怎樣。這時,禿樹含煙,幕靄更深沉的罩住了。  一九二五,一一,一五,夜   陳學昭作品_陳學昭散文 陳學昭:獻給我的愛母 陳學昭:北海浴日分頁:123

梁遇春:又是一年春草綠  一年四季,我最怕的卻是春天。夏的沉悶,秋的枯燥,冬的寂寞,我都能夠忍受,有時還感到片刻的欣歡。灼熱的陽光,惟悴的霜林,濃密的烏云,這些東西跟滿目創1的人世是這么相稱,真可算做這出永遠演不完的悲劇的絕好背景。當個演員,同時又當個觀客的我雖然心酸,看到這么美妙的藝術,有時也免不了陶然色喜,傳出靈魂上的笑渦了。坐在爐邊,聽到呼呼的北風,一頁一頁翻閱一些畸零人的書信或日記,我的心境大概有點像人們所謂春的情調罷。可是一看到階前草綠,窗外花紅,我就感到宇宙的不調和,好像在彌留病人的塌旁聽到少女的輕脆的笑聲,不,簡直好像參加婚禮時候聽到凄楚的喪鐘。這到底是惡魔的調侃呢,還是垂淚的茲母拿幾件新奇的玩物來哄臨終的孩子呢?每當大地春回的時候,我常想起《哈姆雷恃》里面那位姑娘戴著鮮花圈子,唱著歌兒,沉到水里去了。這真是莫大的悲劇呀,比哈姆雷特的命運還來得可傷,叫人們啼笑皆非,只好朦朧地倘徉于迷途之上,在謎的空氣里度過鮮血染著鮮花的一生了。墳墓旁年年開遍了春花,宇宙永遠是這樣二元,兩者錯綜起來,就構成了這個雜亂下劣的人世了。其實不單自然界是這樣子安排顛倒遇顛連,人事也無非如此白蓮與污泥相接,在卑鄙壞惡的人群里偏有些雪白晶清的魂,可是曠世的偉人又是三寸名心未死,落個白玉之玷了。天下有了偽君子,我們雖然親眼看見美德,也不敢貿然去相信了;可是極無聊,極不堪的下流種子有時卻磊落大方,一鳴驚人,情愿把自己犧牲了。席勒說:“只有錯誤才是活的,真理只好算做個死東西罷了。”可見連抽象的境界里都不會有個稱心如意的事情了。“可哀惟有人間世”,大概就是為著這個原因罷。  我是個常帶笑臉的人,雖然心緒凄其的時候居多。可是我的笑并不是百無聊賴時的苦笑,假使人生單使我們覺得無可奈何,“獨閉空齋畫大圈”,那么這個世  界也不值得一笑了。我的笑也不是世故老人的冷笑,忙忙擾擾的哀樂雖然嘗過了不少,鬼鬼祟祟的把戲雖然也窺破了一二,我卻總不拿這類下流的伎倆放在眼里,以為不值得尊稱為世故的對象,所以不管我多么焦頭爛額,立在這片瓦礫場中,我向來不屑對于這些加之以冷笑。我的笑也不是哀莫大于心死以后的獰笑。我現在最感到苦痛的就是我的心太活躍了,不知怎的,無論到哪兒去,總有些觸目傷心,凄然淚下的意思,大有失戀與傷逝冶于一爐的光景,怎么還會獰笑呢。我的辛酸心境并  不是年青人常有的那種累帶詩意的感傷情調,那是生命之杯盛滿后濺出來的泡花,那是無上的快樂呀,釋迦牟尼佛所以會那么陶然,也就是為著他具了那個清風朗月的慈悲境界罷。走入人生迷園而不能自拔的我怎么會有這種的閑情逸致呢!我的辛酸心境也不是(www.lz13.cn)像丁尼生所說的“天下最沉痛的事情莫過于回憶起欣歡的日子”。這  位詩人自己卻又說道:“曾經親愛過,后來永訣了,總比絕沒有親愛過好多了。”我是沒有過這么一度的鳥語花香,我的生涯好比沒有綠洲的空曠沙漠,好比沒有棕櫚的熱帶國土,直是掛著蛛網,未曾聽過管弦聲的一所空屋。我的辛酸心境更不是像近代仕女們臉上故意貼上的“黑點”,朋友們看到我微笑著道出許多傷心話,總是不能見諒,以為這些娓娓酸語無非拿來點綴風光,更增生活的嫵媚罷了。“知己從來不易知”,其實我們也用不著這樣苛求,誰敢說真知道了自己呢,否則希臘人也不必在神廟里刻上“知道你自己”那句話了,可是我就沒有走過芳花繽紛的薔蔽的路,我只看見枯樹同落葉;狂歡的宴席上排了一個白森森的人頭固然可以叫古代的波斯人感到人生的悠忽而更見沈醉,骷髏摟著如花的少女跳固然可以使荒山上月光里的撒但搖著頭上的兩角哈哈大笑,但是八百里的荊棘嶺總不能算做愉快的旅程罷;梅花落后,雪月空明,當然是個好境界,可是牛山濯濯的峭壁上一年到底只有一陣一陣的狂風瞎吹著,那就會叫人思之欲泣了。這些話雖然言之過甚,縮小來看,也可以映出我這個無可為歡處的心境了。  在這個無時無地都有哭聲回響著的世界里年年偏有這么一個春天;在這個滿天澄藍,潑地草綠的季節,毒蛇卻也換了一套春裝睡眼朦朧地來跟人們作伴了,禁閉于層冰底下的穢氣也隨著春水的綠波傳到情侶的身旁了。這些矛盾恐怕就是數千年來賢哲所追求的宇宙本質罷!蕞爾的我大概也分了一份上帝這筆禮物罷。笑渦里貯著淚珠兒的我活在這個烏云里夾著閃電,早上彩霞暮雨凄凄的宇宙里,天人合一,也可以說是無憾了,何必再去尋找那個無根的解釋呢。“滿眼春風百事非”,這般就是這般。 梁遇春作品_梁遇春散文集 梁遇春:淚與笑 梁遇春:第二度的青春分頁:12

老舍:戀  在成都的西龍王街,北平的琉璃廠與早市夜市,濟南的布政司街,我們都常常的可以看到兩種人。第一種是規規矩矩,謹謹慎慎,與常人無異的;他們假若有一點異于常人的地方,就是他們喜歡收藏字畫,銅器,或圖章什么的。這點嗜好正象愛花,愛狗,或愛蟋蟀那樣的不足為奇。以職業而言,他們也許是公務人員,也許是中學教師。有時候,我們也看見律師或醫生,在閑暇的時候去搜檢一些小小的珍寶。這些人大致都有點學識。他們的學識使他們能規規矩矩的掙飯吃。他們有的掙得錢多,有的掙得錢少,但他們都是手中一有了余錢,便化費在使他們心中喜悅而又增加一些風雅的東西上。有時候,他們也不惜借幾塊錢,或當兩件衣服,好使那愛不釋手的玩藝兒能印上自己的圖章,假若那是件可以印上圖章的物件。  第二種人便不是這樣了。他們收藏,可也販賣。他們看著似乎很風雅,可是心中卻與商人沒什么差別。他們的收藏差不多等于囤積。  現在我們要介紹的莊亦雅先生是屬于第一種的。  莊先生是濟南的一位小紳士。他之取得紳士的地位,絕不是因為他有多少財產,也不是因他的前輩作過什么大官。他不過是個普通的大學畢業生,有時候作作科員,有時候去當當中學教師。但是,對人對事都有一份兒熱心,無論是在機關里,還是學校里,他總是個受人之托,勞而無怨的人。他不見得準能把事辦得很漂亮,但是他肯于幫朋友的忙。事情辦多,他便有了經驗。社會上大家都是懶惰的,往往因為自己偷懶,而把別人的一分經驗看成十分。因此,莊先生成為親友中的重要的人,成為商店飯館的熟客,成為地方上的小紳士。  從大體上說,他是個好人。從大體上說,他也是個體面的人。中等身材,圓圓的臉,兩個極黑極亮的眼珠,常常看著自己的胸和鼻子,好象怕人家說他太鋒芒外露似的。他的腿很短,而走路很快,終日老象忙得不得了的樣子。有時候,他穿中山裝;有時候,他穿大褂;材料都不大好,可是全很整潔。襟上老掛著個徽章。  他結了婚,沒有兒女。太太可是住在離城四十多里的鄉村里。因為事多,他不常常下鄉,偶爾回一次家,朋友們便都感覺得寂寞,等到他一回來,他的重要就又增加了許多。有好多好多事都等著他的短腿去奔跑呢。  雖然走得很快,他的時時打量著自己胸部或鼻子的眼可是很尖銳。路旁舊貨攤上的一張舊黃紙,或是一個破扇面,都會使他從老遠就殺住腳步,慢慢的湊到攤前,然后好象是絕對偶然立住。他愛字畫。先隨手的摸摸這個,動動那個,然后笑一笑,問問價錢。最后,才順手把那張舊紙或扇面拿起來,看看,搖搖頭,放下;走出兩步,回頭問問價錢,或開口就說出價錢:“這個破扇面,給五毛錢吧。”  塊兒八毛的,一塊兩塊的,他把那些滿是蟲孔的,烏七八黑的,摺皺的象老太婆的臉似的寶貝,拿回去。晚上,他鎖好了屋門,才翻過來掉過去的去欣賞,然后編了號數,極用心的打上圖章,放在一只大楠木箱里。這點小小的辛苦,會給他一些愉快的疲乏,使他滿意的躺在床上,連夢境都有些古色古香似的。  大小布政司街的古玩鋪,他也時常的進去看看。對于那些完整的,有名的,成千成百論價的,作品,他只能抱著歉意的飽一飽眼福。看罷,慚愧的一笑,而后必恭必敬的卷好,交還人家。他只能買那值三五塊錢的“殘篇斷簡”,或是沒有行市的小名家的作品。每逢進到這些滿目琳瑯的鋪子里,他就感到自己的寒酸。他本來沒有什么野心,但是一進古玩店,他便想到假若發了財,把那幾幅最名貴的字畫買回家去,蓋上自己的圖章,該是多么得意的事呀!  “看一看”便是主顧,這是北方商家的生意經。雖然莊先生只“看”貴的,而買賤的,商人家可并不因此而慢待了他。他們愿意他來看,好給他們作義務宣傳。同時,他們有便宜而并不假的東西,還特意的給他留著。他們知道“愛”是會生長的東西,只要他不斷的買小件,有那么一天他必肯買一件大的。  一來二去,莊先生成了好幾家古玩鋪的朋友。香煙熱茶,不用說,是每去必有了;他們還有時候約他吃老酒呢。他不再慚愧。果然不出所料,他給他們介紹了生意。那些有錢而實在無處去化的人,到最后想到買幾幅字畫,或幾件古董,來作富戶的商標。他們鉆天覓縫的找行家,去代他們作義務的買辦,唯恐化了冤枉錢。很自然的,他們找到莊亦雅先生——既是紳士,又肯幫忙,而且懂眼。  在作這種義務買辦的時候,莊先生感到了興奮與滿意。打開,卷起,再打開;一張名畫經他看多少次,摸多少回,每回都給他帶來欣悅,都使他增加一些眼力與知識。在生意成交之后,買主賣主都請他吃酒。吃酒事小,大家暢談倒事大,他從大家的口中又得到許多知識。再說,幾次生意成交之后,他的地位也增高了許多。可以大膽的拒絕商人們特意給他保留著的小物件了。“這兩天手里沒閑錢,”或是“過兩天再說吧!”他這樣的表示出,你們不能塞給我什么,我就拿什么,我也有眼力。為應付這個,商人們又打了個好主意,把他稱作“收藏山東小名家的專家”。以莊先生的財力,收藏家這頭銜是永遠加不到他身上的。而今,他居然被稱為收藏家了,于是也就不管那個稱號里邊所含的諷刺,而坦然的領受了。有了這個頭銜以后,莊先生想名符其實的真去作個專家。他開始注意山東省的小名家,而且另制了一只箱子,專藏這路的作品。現在,他肯化一二十塊,甚至三十塊錢,買一張字或畫了,只要那是他手中還沒有的鄉賢的手跡。他不惜和朋友們借債,或把大衣送到當鋪去;要作個專家就不能不放開一點膽子嘍。這些作品的本身未必都有藝術的價值,擱在以前,他也許連看也不要看,但是現在他要化十塊二十塊的去買來了。收藏是收藏,他可以,甚至應當,和藝術的價值分離,而成為一種特異的,獨立的,嗜癖與欣悅。  在以前,那用三毛兩毛買來的破紙爛畫的上面,也許只有一朵小花,或兩三個字,是完整的,看得清楚的。但是那的確是一朵美麗的花,或可愛的字。他真喜愛它們,看了還要再看。他鎖上房門去看它們,一來是為避免別人來打攪,二來也是怕別人笑他。自從得了專家的稱呼,他不但不再鎖起門來,而且故意的使大家知道了。每逢得到一件新的小寶物,他的屋里便擁滿了人。他的極黑極亮的眼珠不再看著自己的鼻子,而是興奮的亂轉,腮上泛起兩朵紅的云。他多少還有點靦腆,但是在輕咳過一兩次后,他的膽子完全壯了起來。他給他們講說那小名家的歷史,作風,和字或畫上的圖章與題跋。他不批評作品的好壞,而等著別人點頭稱贊。假若大家看完,默默不語,他就再給大家講說,暗示出凡是老的,必是好的,而且名家——即使是小名家——的手下是沒有劣品的。他的話很多,他的心跳得很快,直到大家都承認了那是張杰作的時候,他才含笑的把它卷好,輕輕放下;眼珠又去看看鼻子。  他的收入,好幾年沒有什么顯然的增減。他似乎并不怎樣愛錢。假若不是為買字畫,他滿可以永遠不考慮金錢的問題。他有教書或作事的本領,而且相當的真誠,又沒有什么不良的嗜好,在他想,顧慮生計簡直是多此一舉。  自從被稱為專家,他感到生活增加了趣味與價值,在另一方面可是有點恨自己無能,不能掙更多的錢,買更好的字畫。雖然如此,他可是不肯把字畫轉手,去賺些錢。好吧壞吧,那是他的收藏,將來也許隨著他入了棺材,而絕對不能出賣。他不是商人。有時候,他會狠心的送給朋友一張畫,或一幅字,可是永沒有賣過。至多,他想,他只能兼一份兒差事,去增加些收入。但是事情多了,他便無暇去溜山水溝,和到布政司街去飽眼福。他需要空閑,因為每一張東西都須一口氣看幾個鐘頭。  既不能開源,他只好節流。這可就苦了他的太太。本來就不大愛回家,現在他更減少了回去的次數。這樣,每逢休假的日子,他可以去到古玩鋪或到有同好的朋友的家中去坐一整天;要不然,就打開箱子,把所有的收藏都細看一遍,甚至于忘了吃飯。同時,他省下回家來往的路費與零錢。對家中的日用,他狠心的縮減。雖然他也感到一點慚愧,可是細一想呢,欺侮自己的太太總比作別的虧心事要好的多。  在七七抗戰那年的春天,朋友們給莊亦雅賀了四十的壽日。他似乎一向沒有想過他的年紀,及至朋友們來到,他仿佛才明白自己確是四十歲的人了。他是個沒有遠大的志愿與無謂的顧慮的人,可是當賀壽的人們散了以后,他也不由的有點感觸。四十歲了,他獨自默想,可有什么足以夸耀于人的事呢?想來想去,只有一件。幾年來,他已搜集了一百多家山東小名家的字畫。這的確是一點成績。前些日子,楊可昌——濟南的一位我們所謂的第二種收藏家——居然帶來兩個日本人來看他的收藏。當時,他并沒感到什么得意。反之,那些破紙爛畫使他有點不好意思拿出來。可是,在四十的壽日這天一想,這的確有很大的意義。他跑腿化錢,并不是浪費。即使那些東西是那么破爛不堪,但是想想看吧,全國里有誰,有誰,收藏著一百多家山東的小名家呢?沒有第二份兒!連日本人都來參觀,哼,他的這點收藏已使他有了國際的聲譽!他閉上了眼,細細的,反復前后的想,想把這點事看輕,看成不值一笑的事體。然而,這卻千真萬確,日本人注意到他的收藏是一點也不假。即使自己過火的謙虛,而事實總是事實。想到這里,他在慚愧,感慨,無可如何之中,感到了一點滿意。生平沒有別的建樹,卻“歪打正著”的成為收藏家,也就不錯。這一生總算沒有白活。人死留名,雁過留聲呀!為招待親友,他也很疲乏,但是想到這里,他又興奮起來,把那一百多家的作品要從新看一遍。拿起任何一張,他都不忍釋手,好象它們又比初買的時候美好了多少倍。就是那些蟲孔都另有一種美麗,那些塵土都另有一種香味。看到第三十二張,他抱著它睡去了。  壽日的第二天,他發了個新的誓愿:我,莊亦雅,要有一件真值錢的東西!  夏初,一家小古玩商得到一張石谿的大幅山水,楊可昌與莊亦雅前后得到了消息。楊先生想賺一筆錢,莊先生想化一筆錢買過來,作傳家之寶。那張山水畫得極好,裱工也講究,可惜在左下角有圖章的地方殘缺了一塊。圖章是看不見了;缺少的一角畫面卻被不知哪個多事的人補上幾筆,補得很惡劣。楊先生是迷信圖章的。既無圖章,而補的那幾筆又是那么明顯的惡劣,所以他斷定那幅畫是假的。雖然他也知道那是張精品。在鑒賞之外,自然他還另有作用。他想用假畫的價錢買過來,而后轉手賣給日本人。他知道,那張畫確是不錯;而且,即使是假的,日本人也肯出相當高價買去,因為石谿在東洋正有極大的行市。  楊先生是濟南鑒別古董的權威,而好玩古董的人多數又自己沒長著眼睛,于是石谿的那張畫便成了大家開心的東西。“去看看假石谿呀!”當他們沒有事的時候,就這樣去與那位小古玩商開個小玩笑。來看的人很多,而沒有出價錢的——誰肯出錢買假東西呢?  最后,楊先生,看時機已熟,遞了個價——二百五十元,不賣拉倒。他心中很快活,因為他一轉手就起碼能賣八百元,干賺五六百!  莊先生也看準了那張畫。跑了不知多少次,看了不知多少回,他斷定那一定是真的。每看一次,他的自信心便增高一分,要買到手里的決定也堅強了一些。但是,每看一次,他的難過也增加了許多。他沒有錢。  有好幾天,他坐臥不安,翻來復去的自己叨嘮:“收藏貴精不貴多!石谿!石谿!有一張石谿豈不比這兩箱陳谷子爛芝麻強?強的多!這兩箱子算什么?有一張石谿才鎮得住呀!哪怕從此以后絕對,絕對不再買任何東西呢,這張石谿非拿來不可……”他想去借錢,又不好意思。當衣服?沒有值錢的。怎辦呢?怎辦呢?  及至聽到楊先生出了二百五十圓的價,他不能再考慮,不能再坐。一口氣,他跑到小古玩店。他的手心出著汗,心房嘣嘣的亂跳,越要鎮靜,心中越慌,說話都有點結巴:“我,我,我再看看那張假石谿!”  畫兒打開。他看不清。眼前似乎有一片熱霧遮著。其實他用不著再看,閉著眼他也記得畫上的一切,愣了一會兒,他低聲的說:  “我給五百!明天交錢!怎樣?”  他閉住氣等待回答,象囚犯等著死刑的宣判似的。好容易,他得到了商家的“好吧”兩個字。他昏迷了一小會兒。然后瘋也似的跑回家,把太太的金銀首飾,不容分說的,一股攏總都搶過來,飛快的又往回跑。  他得到了那張畫。  可是,也和楊先生結了仇。  楊先生,因為沒得到那件賺錢的貨物,到處去宣傳莊亦雅是如何可笑的假內行,花五百圓買了一張假畫。全濟南的收藏家幾乎都拿這件事作為茶余酒后說笑話的好資料,弄得莊亦雅再也不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去逛古玩鋪。可是,他并不妥協,既不肯因閑話而看輕那張畫,也不肯因恢復名譽而把畫偷偷的再賣出去,他仍舊相信,他是用最低的價錢得到一幅杰作。  在六月間,由北平下來一位姓盧的鑒賞家。盧先生的聲望是國際的,字畫上只要有他的圖章,就是歐美的收藏家也不敢微微的搖一搖頭。莊亦雅把那張石谿拿去給盧先生看,盧先生沒說什么,給畫上打了個圖章。等莊亦雅抱著畫要走的時候,盧先生才很隨便的問了聲:“我給你一千二,你肯讓給我不呢?”莊亦雅沒敢回答什么,只把畫兒抱緊了一些。“沒關系!”盧先生表示了決不奪人所好。莊亦雅抱歉的,高興的惶惑而興奮的,告了辭。  楊可昌低聲下氣的來看莊亦雅。他知道自己的眼力與聲譽遠不及盧先生。盧先生既說那張石谿是真的,他自己要是再說它是假的,簡直就是自己打碎自己的飯碗。他想對莊亦雅說明,他以前的話不過是朋友們開開小玩笑,請莊先生不要認真。莊亦雅沒有見他!  七七抗戰。濟南也與其他的地方一樣,感到極度的興奮。莊亦雅也與別人一樣,受了極大的刺激,日夜期待著勝利的消息。  消息,可是,越來越不好。最使人不安的是車站上的慌亂與擁擠。誰也不知道上哪里去好,而大家都想動一動;車站上成為紛亂與動搖的中心。莊先生看著朋友們匆匆的逃往上海,青島,南山,而后又各處逃了回來。他心中極其不安,但是不敢輕意的逃走,他是濟南人,他舍不得老家。再說,即使想逃,應當跑到哪里去呢?逃出去,怎樣維持生活呢?他決定看一看再說。好在自己還沒有兒女,等到非跑不可的時候,他和太太總會臨時想主意的。  滄州淪陷了,德州撤守了,敵機到了頭上,濼口炸死了人,千佛山上開了高射炮。消息很亂,謠言比消息更亂。莊亦雅決定先下鄉躲一躲。別的且不講,他怕那兩箱子畫和石谿毀滅在炸彈下。腋下夾著石谿,背上負著一大包袱小名家,他擠出城去。雇不著車子。步行了十里。聽到前邊有匪。他飛快的往回跑。跑回來,他在屋中亂轉了有十分鐘。他不為自己憂慮什么;對太太,他簡直的不去費什么心思。鄉下人有幾畝地,地不會被炮火打碎,用不著關心。他只愁石谿與那些小名家沒有安全的地方去安置。又警報了。他抱著那些字畫藏在了桌子底下。遠處有轟炸的聲響。他心里說:“炸!炸吧!要死,我教這些字畫殉了葬!”  敵人已越過德州,可是“保境安民”的謠言又給莊亦雅一點希望。他并非完全沒有愛國的心,他不愿聽這類可恥的謠言。可是,為了自己心愛的東西,仿佛投降也未為不可。楊可昌來看了他一次,勸他賣出那張石谿,作為路費,及早的逃走。“你不能和我比,”他勸告莊先生,“我是純粹的收藏家,東洋人曉得。你,你作過公務人員和教員,知識分子,東洋人來到,非殺你的頭不可!”  “殺頭?”莊亦雅愣了一會兒。“殺頭就殺頭,我不能放手我的石谿!”  楊可昌走后,莊先生決定不帶著太太,而只帶著石谿與山東小名家逃出去。但是,走不成。敵機天天炸火車。自己沒關系,石谿比什么也要緊。他須再等一等。  敵人到了。他并不十分后悔。每天,他抱著石谿等候日本人,自言自語的說:“來吧!我和石谿死在一處!”等來等去,又把楊先生等來了。  莊亦雅,本是個最心平氣和的人,現在發了怒。這些日子所受的驚恐與痛苦,要一股腦兒在楊可昌身上發泄出來:“你又干嗎來了?國都快亡了,你還想賺錢嗎?”“不必生氣,”楊可昌笑著說,“聽我慢慢的說。你知道東洋人最精細,咱們誰手里收藏著什么,他們全知道。他們知道你有石谿。他們的軍隊到,文人也到。挨家收取古物。你要腦袋呢,交出畫來。要畫呢,犧牲了腦袋!”“好!我的腦袋,我的畫都是我自己的!請不必替我擔心!”“你真算個硬漢!”  “硬不硬,用不著你夸獎!”  “別發脾氣好不好?”楊先生又笑了。“告訴你吧,我不是來跟你要畫,我來給你道喜!”  “道喜?你干嗎跟我開這個玩笑呢?”  楊先生的臉上極嚴肅了:“莊先生!東洋人派我來,請你出山,作教育局長!”  “嗯?”莊亦雅象由夢中被人喚醒似的發出這個聲音來。待了一會兒,“我不能給東洋人作事!”  “我忙得很,咱們脆快的說吧。”楊先生的眼象要施行催眠術似的釘住莊亦雅的臉。“你要肯答應作局長,你可以保存這點世上無雙的收藏,不但保存,東洋人還可以另送你許多好東西呢!你若是不肯呢!他們沒收你的東西,還要治罪——也許有性命之憂吧!怎樣?”  好大半天,莊先生說不出話來。  “怎樣?”楊先生催了一板。  莊先生低著頭,聲音極微的說:“等我想一想!”“要快。”  “明天我答復你!”  “現在就要答復!”楊先生看了手表,“五分鐘內,給我‘是’,或是‘不是’!”  楊先生的一枝香煙吸完,又看了看表。“怎樣?”  莊亦雅對著那兩只收藏字畫的箱子,眼中含著淚,點了點頭。  戀什么就死在什么上。   老舍作品_老舍散文集 老舍:柳家大院 老舍:北戴河贈四友詩分頁:123


灌Instagram直播人數
衝直播人數最快速- 買Facebook在線直播人數包月 灌Instagram觀看人數洗直播觀看人數最快速- Facebook衝直播人數包月 衝蝦皮Shopee觀看人數包月刷直播觀看流量很穩定- YouTube買直播人數包月 買TikTok在線觀看人數包月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86de36 的頭像
    s86de36

    趙玄苓的推薦清單

    s86de3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